【第5號癌症殺手】女子眼白呈淡黃色體重跌22磅確診患胰臟癌 醫生:出現黃疸上腹疼痛是症狀
發布時間: 2020/08/31 12:25
最後更新: 2020/11/04 15:39
身體出現黃疸要小心!台灣有外科醫生近日一宗分享病例,一名60多歲女子眼白呈淡黃色,而且半年內體重跌了10公斤(約22磅),經檢查後證實患胰臟癌一期。但醫生指出,多數患者確診時往往是第二期之後,籲大眾提高警覺,留意4大症狀:出現黃疸、腹瀉、上腹持續疼痛、體重下降,以及早治療。
台灣外科醫生陳榮堅在當地節目《醫師好辣》中表示,該名女子體重約70多公斤,有點肥胖,她本來為自己半年內下跌10公斤而高興,以為體重受控。家人發現她雖然瘦了,但氣色不太好,讓她去做全身檢查。醫生發現她「眼白有一點點淡黃色」,建議作進一步檢查,結果發現在胰臟頭部發現一個2.5厘米大的腫瘤,加上出現體重急跌症狀,需做手術。
陳榮堅解釋,若要做切片檢查去判斷腫瘤是良性或惡性,胃癌及大腸癌可切一塊腫瘤化驗,確認是癌症後才做手術。不同的是,但胰臟癌切片檢查,須穿破腸子或穿破胃部,才到胰臟並做切片檢查。這名患者的腫瘤長在胰臟頭部,若要做手術,要一次過切除胃部遠端、十二指腸、胰臟頭、膽管、膽囊,切除後再重新接駁。由於腫瘤化驗後,有機會是良性,故往往令患者掙扎是否要開刀做切片檢查。
經化驗後,證實該名女子患胰臟癌一期,能及早治療,她也可選擇是否接受電療和化療;跟進2年多,目前情況不錯。不過醫生指出,大多數患者確診時往往是第二期之後,提醒大眾要留意胰臟癌4大症狀:出現黃疸、腹瀉、上腹疼痛、體重下降。
胰臟癌位置隱蔽 初期病徵不明顯
根據本港醫管局的資料,胰臟是位於腹腔深處的腺體,位置在胃及背脊中間,連接十二指腸,屬於消化道器官。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酶幫助消化,以及製造胰島素調節血糖。
胰臟藏在胃部與大小腸等器官後面,胰臟癌是入侵性強的癌症。在胰臟的惡性腫瘤生長緩慢,位置隱蔽,初期病徵並不明顯,即使是每年定期接受身體檢查的患者,也很難從一般檢驗中測試出患上胰臟癌。不少患者到癌症晚期才察覺患病,以致耽誤治療,影響生存率。
胰臟癌徵狀
醫管局列出以下6個常見徵狀:
- 上腹部出現與飲食無關的持續疼痛, 並會反射至背部
- 食慾不振、噁心、嘔吐、消化不良、腹脹等腸胃障礙現象
- 出現黃疸、皮膚搔癢、大便呈陶土色
- 體重短時間內銳減
- 上腹部出現固定、堅硬的腫塊
- 腹水
胰臟癌發病前的身體變化
台灣肝膽胃腸科醫生錢政弘接受台媒《早安健康》訪問時也表示,發病前患者身體或出現以下變化:
- 第1階段 ( 胰臟癌診斷前30至18個月):高血糖會先出現,漸漸上升;體溫也較高,此時身體組織還看不出有甚麼變化。
- 第2階段( 胰臟癌診斷前18至6個月):血糖會繼續上升,血脂肪(總膽固醇、低密度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)慢慢下降;體重和皮下脂肪會漸漸減少。
- 第3階段( 胰臟癌診斷前6至0個月):明顯消瘦,體重下降;大多數患者有高血糖;血脂肪、皮下脂肪、內臟脂肪和肌肉量均會減少。
經常進食高糖食物,有機會增加患胰臟癌及脂肪肝風險,點擊圖片了解詳情:
胰臟癌高風險因素
醫管局指出,大部份胰臟癌患者為65歲以上人士,其他高風險因素包括:
- 種族:黑人的風險較高
- 性別:男性比女性有更高風險
- 抽煙:吸煙者比不吸煙者患上胰臟癌的機會高出大概2至3倍
- 糖代謝異常:糖尿病可以增加患上胰臟癌的風險
- 超重:超重的人有較大風險
- 飲食:長期過量進食動物脂肪和少吃蔬菜和水果會較易患上胰臟癌
- 化學品:長期接觸殺蟲劑後、石油或染料
-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:患上胰臟癌的機會比非患者高出2倍
- 遺傳性胰臟炎:遺傳性慢性胰臟炎會增加胰臟癌的機會,但非常罕見
- 慢性胰臟炎:常與胰臟癌一同發現,但並不一定是導致胰臟癌的原因
TOPick新聞編輯部製作電子書《食用安全手冊》,提供自家檢測報告,包括雞蛋、搓手液、兒童口罩等,更有牛奶、清潔用品等食安檢測報告【按此免費下載食用安全手冊】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bit.ly/2JdOaiS
訂閱TOPick Telegram,集合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:bit.ly/3bebLM2
責任編輯:羅嘉欣